
姓 名:李忠
学 校:陕西师范大学
学历/学位:教育学博士
职务/职称:教授
邮 箱:wqlizhong@163.com
工作简历
2018-现在,任职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2018,任职于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1-2013任职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系主任,教育史学位点负责人,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
2010-2013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5-2011任职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2006年)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教育史;高等教学学术;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学
社会兼职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职工教育与职业培训协会学术委员
会委员;陕西省劳动教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基金项目与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长江
学者”网评专家;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及参与的课题
1.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委托重点项目(2021 年度):新中国学生资助史研究(1949-2021),在研;
2.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 2020 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具身”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批准号:BAA200025),在研;
3.主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7年度课题:“不确定知识背景下的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在研;
4.主持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支持研究”(编号:2014-ZD18);
5.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工业化国家企业教育法律研究”(编号:THJX15-001),结题;
6.主持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重点项目“企业鼓励内部员工(裂解式)创新创业的机制与对策研究”(编号:15ZLZLZF00380),结题;
7.主持天津大学“985工程建设项目”“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研究”,结题;
8.主持天津大学“自主创新”项目“晚清教育活动研究”,结题;
9.主持天津大学“985工程建设项目”“职业教育改革的社会支持研究”,结题;
10.主持天津大学“自主创新”项目“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结题;
11.主持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创新项目“不确定知识背景下的研究生课程改革研究”,结题;
12.主持中国博士后第五十批面上资助项目“从视野下移到步入现场:晚清教育活动研究”,结题;
1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课题(2010年度)“民国时期劳工教育的思想、制度及实践研究”,结题;
14.主持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008年度)“企业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结题;
15.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7年度)“民国时期劳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
16.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201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公关项目“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17.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2013年度)“教育活动史与教育史学科建设研究”;
18.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2009年度)“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结题;
19.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2009年度)“西方道德教育思想史比较研究”,结题。
20.参与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国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研究”,结题;
代表性研究成果
一、代表性著作
1.《教育的改革重在社会:陈独秀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研究》,合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中国教育活动通史晚清卷》,专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3.《新世纪的曙光:晚清新式教育活动研究》,专著,华中科技出版社2016年版;
4.《商人兴学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商会与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专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中国教育史研究问题的反思与应对》,专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简明中外教育史》,第二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中国道家道教教育思想通史》(先秦——隋唐),参著,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9.《教育活动史研究与教育史学科建设》,参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0.《教育史研究:观念、视野与方法》,参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滕大春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参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二、代表性论文
1.李忠,李致远.不确定性视域中的高等教育变革:视域、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J].中国电化教育,2022(09):61-68.
2.李忠.研究生学术写作与训练的困境及其纾困——基于学位论文写作规范问题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04):12-19.
3.李忠,周亮.从学习主体到知识主体——知识变迁视域中的研究生主体地位转变[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02):17-23.
4.李忠.“不言之教”是什么教?——兼论先秦道家教育思想的原创性特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02):160-169.
5.李忠.中国教育史学史的演进特点、进展及其展望[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1,4(02):55-65.
6.李忠.不确定性知识背景下的研究生教学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05):31-37.
7.单文周,李忠,王坤.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影响企业积极性的制约因素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0(02):149-156+160.
8.王筱宁,李忠.现代中国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审视与前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5):159-165+186.
9.单文周,李忠.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双导师制:内涵、瓶颈及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9(08):143-148.
10.李忠.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内在冲突及其应对[J].社会科学战线,2019(04):219-232.
11.李忠,赵宣.自由地追求真理:康奈尔大学的办学特色与治理特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06):15-20.
12.李忠,郭德红.规律还是观点——“适应性”高等教育规律说中的两个问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48-51.
13.李忠,樊一搏.民国时期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学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07):87-94.
14.李忠,王雅蓓.大学治理的价值取向与实践原则[J].江苏高教,2017(04):29-34.
15.李忠,亓婷婷,郝洁.从规训到尝试解放:人学视域下的晚清身体教育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04):23-28+113.
16.李忠.学者的自识、学科的自觉与教育生活的重建——兼评《教育学的学科立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13):11-14.
17.李忠,李桐,亓婷婷.制度的强化与意义的流失——以清代科举制度对儒学教育的影响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6(02):86-91+126.
18.李忠,周洪宇.中国教育史学科研究取向的三次转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04):103-110.
19.李忠,闫广芬.论大学的脊梁[J].大学教育科学,2015(02):20-23+35.
20.李忠,王筱宁.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的问题[J].教育研究,2014,35(09):47-50+76.
荣获奖励
2017年获天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位);
2017年获天津大学教工“先锋示范岗”荣誉;
2017年入选第六批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理论)人才;
2016年获天津市第14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TJKJ14-3-58),独立;
2016年获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二等奖;
2016年获天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4-2016)”称号;
2014年入选天津市第四批“引进高层次人才”;
2012年获山东师范大学“杰出青年”称号;
2011年获“山东师范大学2008-2010年度优秀党员”称号;
2010年获山东师范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2010年获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9年获山东师范大学本科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获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9年获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教学奖;
2009年获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8年获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8年获山东师范大学本科优秀教学奖;
2007年获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5年获河北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