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申报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在这个承载着科研梦想与挑战的舞台上,有一支由肖敏、陈慧荣和刘璐璐三位老师组成的高等教育领域教师团队,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却又充满希望的征程。整个5月,她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意志,全力奋战奏响团队协作之歌,日夜兼程,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展现了他们对教育科研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最终在无数次的讨论、修改和完善中,在不懈的拼搏努力下,三位老师全部斩获本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肖敏主持的西部项目“基于西部产业跃升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陈慧荣主持的青年项目“世界一流大学海外分校的成长机理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以及刘璐璐主持的青年项目“交叉学科博士生学术成长的规律与支持体系研究”。这三项课题的成功立项,不仅是对三位老师专业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团队协作精神的最佳诠释,这三个课题成果,也宛如璀璨的勋章,见证着她们五月奋战的汗水与荣耀。
而这份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团队长期以来所筑牢的坚实根基,是团队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浓厚的科研氛围在发挥着坚实的支撑作用。长期以来,该团队坚持每周召开工作进度会议,以及不定期的小组讨论,鼓励团队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激发思维碰撞,为科研工作持续注入新鲜灵感,确保研究高效且高质量推进。此外,团队内部的朋辈支持环境,让师生之间无障碍沟通,共同围绕科研课题深入探讨,形成了一个温暖而有力的大家庭,为团队的整体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科研成果展示与相互审阅的过程中,更是展现出团队严谨求是的科研态度和互帮互助的协作精神。肖敏老师强调“人无完人,我们很难自我洞察所有不足,因此必须虚心向他人求教。每位老师都是我们的智囊,他们的每一条意见都值得我们深思”。正是秉持着这样谦逊好学的心态,团队成员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自我完善和进步。陈慧荣老师教导学生“做研究首先要瞄准国家需求,强调要做真研究、真做研究”,她对科研的执着与专注,不仅为团队树立了高标准,也激励着每一位成员追求卓越。刘璐璐老师也以其专业精神和热情,为团队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活力。她的积极参与和对科研的热情,进一步激发了团队的创造力和动力,使得团队在科研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充满活力。
如今,这支团队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专项的海洋中,凭借坚实的积淀、和谐的氛围以及积极的协作精神,成功抵达了胜利的彼岸。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研工作的真谛,展现了教育科研工作者的风采。他们的故事仍在续写,未来必将创造更多辉煌,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撰稿人:邓雅婷;审核人:肖敏